bubble_chart 概述 是指腦動脈管壁血栓,導致腦血液循環障礙、腦缺血或梗死。中老年人多見,常見原因為腦動脈粥樣硬化。
bubble_chart 輔助檢查
少數病人顱內壓增高,腦脊液蛋白含量輕度升高;顱腦CT在發病24~48h後可發現低密度軟化灶;腦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更具優越性,同時可顯示閉塞的二級以上腦動脈;外周血的血流變可有異常;頸部血管及經顱血管超聲多普勒檢查可檢測頸部及顱底動脈的病變部位和狹窄程度以及血液流動的異常。
bubble_chart 診斷
- 病史及症狀:有長期腦動脈硬化症狀或短暫腦缺血發作史,部分病人有頭暈、肢體麻木、乏力等前驅症狀,多在安靜入睡時發病,意識多清醒,常無頭痛、噁心、嘔吐,發病時血壓多正常或偏高,神經系統局灶性症候與閉塞血管的部位、程度和側支循環狀態等因素有關。病史提問應注意有無上述特點。
- 體檢發現:常有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同向偏盲、失語、精神症狀、排尿障礙及昏迷;也可出現皮質盲、丘腦性感覺障礙、共濟失調、構音障礙、眼肌麻痺、吞嚥困難、交叉性癱或四肢癱瘓、閉鎖綜合徵。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 應注意臥床休息,加強皮膚、口腔、呼吸道及尿便的護理,防治各種併發症,24~48h不能進食者,應予鼻飼流質飲食。
- 急性期一般不使用降壓藥,以免使病情發展惡化;可用706代血漿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活血化瘀中藥(複方丹參、川芎嗪、燈盞花素等),改善腦血液循環;腦水腫者應用20%甘露醇,10%甘油等;發病6h以內的病人可用大劑量尿激酶100~200萬u ,溶栓治療;也可應用具有去纖、抗凝、溶栓作用的t-PA激活劑(東菱克栓酶10u 靜滴);腦細胞活化劑可應用胞二磷膽鹼、輔酶Q10、細胞色素C、腦復康、輔酶A和西比靈等;慎用鹽酸罌粟鹼、已酮可可鹼、鹽酸陪他啶、血管舒緩素及環扁桃脂等擴血管藥物。
- 其他治療可用維生素C、E等自由基清除劑及高壓氧、體外反搏、紫外線照射充氧自血回輸等;
- 對急性小腦梗塞產生腦腫脹及腦內積水的病人,可急行側腦室引流術或去除壞死腦組織;對大面積腦梗塞 脫水治療無效者,可行顳肌下去骨瓣減壓術。
- 恢復期病人,應加強功能鍛煉,體療、針療,預防性用抗血小板聚集製劑。
bubble_chart 鑑別
應與腦出血、腦栓塞、顱內佔位病變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