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病名膀胱瘻
bubble_chart 概述

臨床上膀胱瘻患者較常見,其可與皮膚、腸道、女性生殖器官相通,原發病往往是泌尿系統外疾病。常見病因有:①原發腸道疾病──憩室炎占50~60%;結腸癌20~25%,克隆氏病10%;②原發的婦科疾病──難產引起的壓迫性壞死,進展期宮頸癌;③子宮切除術後,低位剖腹產或腫瘤放療術後;④損傷。結腸、小腸、陰道和宮頸的惡性腫瘤壞死糜爛、膀胱重度損傷引致膀胱周圍膿腫的形成,可向會陰或腹腔破潰。在婦產科陰道手術時可能意外損傷膀胱。另外膀胱切開取石術,前列腺摘除術後也可致經久不愈的瘻管形成。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1)膀胱腸道瘻:可出現膀胱刺激症狀、糞漏和尿道排氣等症狀,常伴有原發腸道疾病引起的大便習慣的改變,體格檢查可發現有腸梗阻體徵。若系炎症性疾病引起者可發現腹肌緊張表現。尿樣檢查常提示合併感染。

鋇灌腸、乙狀結腸鏡檢查可顯示瘻管的存在,一般在鋇劑灌腸後,取尿樣離心後行X線檢查發現有不透光的鋇劑可確診有膀胱結腸瘻,膀胱鏡檢查有很重要的診斷價值,可幫助瘻道的定位,鏡下可見膀胱壁呈明顯炎症改變。經瘻管插管灌造影劑常可幫助確診。

(2)膀胱陰道瘻:較為常見,常繼發於產科、外科或放射性治療損傷或宮頸癌引起,在膀胱鏡下經瘻口插管可直接與陰道相通,陰道造影常能很好顯示輸尿管陰道、膀胱陰道和直腸陰道瘻。另經陰道插入-Foley導尿管,充盈水囊後,灌注適量的造影劑亦可幫助診斷。某些病例瘻口邊緣出現癌變,Persky(1980的)報告6例兒童膀胱陰道瘻患者,均為手術損傷併發症。

(3)膀胱附件瘻:這種罕見的膀胱瘻可以通過陰道檢查診斷并通過膀胱鏡發現瘻口。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1)膀胱腸道瘻:若病變位於直腸、乙狀結腸處,可先行近段經腸造瘻,待炎症消失後再行病變腸段切除關閉瘻口,以後再關閉結腸造瘻口,有些學者提出全部手術應一期完成,小腸或闌尾膀胱瘻需行部分腸段或闌尾切除術,關閉膀胱瘻口。

(2)膀胱陰道瘻:較小的膀胱陰道瘻可行電灼治療,術後最少留置導尿2周。Aycinena(1977年)報告對某些小的膀胱陰道瘻患者經陰道內瘻口用金屬刮匙搔爬促進瘻口關閉,術後留置導尿3周,可取得較好療效。

繼發於產科或外科損傷引起的較大的膀胱陰道瘻可以經陰道或膀胱徑路進行手術修復。因宮頸癌放療引起的膀胱陰道瘻由於局部組織血運差,手術修復較困難。對於宮頸癌直接侵犯膀胱引起的膀胱陰道瘻手術修補是不可能的,因此上尿路往往需要尿流改道術,如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

(3)膀胱附件瘻:可通過切除所累及的女性生殖器官及關閉膀胱瘻口而治癒。

bubble_chart 預後

良性疾病或手術創傷引起的膀胱瘻,外科修復成功率非常高。由於放療後引起的組織壞死,往往預後較差。繼發於浸潤性癌腫的瘻口處理比較困難。

bubble_chart 鑑別

臨床上應注意膀胱陰道瘻與輸尿管陰道瘻相鑒別。

口服吡啶姆使尿呈橙黃色,一小時後置3個棉球於陰道內,然後將甲基美藍注入膀胱,囑患者稍散步後檢查棉球,若最外側棉球被濕染成橙黃色,即提示為輸尿管陰道瘻,若最內側棉球被染成藍色,則可診斷為膀胱陰道瘻,若僅為最外側棉球呈藍色,患者可能為尿失禁。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