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病名小儿结核性腹膜炎
别名tuberculous peritonitis
bubble_chart 概述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多继发于肠系膜淋巴结核或肠结核,也可经血行播散成为全身粟粒型结核的一部分。多见于较大儿童,临床表现不同,分3 型,各型之间无严格界限。

bubble_chart 临床表现

起病慢,有结核中毒症状,并有腹痛、腹胀、便秘与腹泻交替现象。

  1. 渗出型(1)全身消瘦,腹部变大,呼吸浅表(由于肝及横膈上抬)。(2)脐凹消失,腹壁静脉怒张。(3)有腹水、波动感,叩诊有移动性浊音。(4)腹部触诊有揉面感(早期)及压痛。(5)下肢可发生水肿,因腹腔静脉被腹水压迫所致,渗出液多者尿量减少。
  2. 粘连型(1)腹部触诊有特殊柔韧的揉面感并有大小不等的包块,程度不等的压痛,位置较固定。(2)反复出现不全肠梗阻,腹腔内脏有广泛的粘连,由于粘连的肿块压迫肠管所致。表现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壁可见肠蠕动波,肠鸣音亢进。(3)腹部不同区域叩诊呈鼓音或浊音, 乃由于腹膜与大网膜,肠系膜淋巴结粘连所致。(4)粘连包块可引起压迫症状,出现下肢水肿严重者泌尿道梗阻。
  3. 干酪溃疡型(1)病情重、进展快、发热、衰弱、消瘦、贫血、恶病质表现明显。(2)腹痛、腹泻症状明显(3)腹部触诊有揉面感或呈板状,压痛明显。(4)并发脐瘘或肠瘘,由于干酪化病变穿破肠腔或穿破腹壁形成。

bubble_chart 辅助检查

  1. 渗出型腹膜炎渗出液多者,腹腔穿刺可抽出草黄色浆液性渗出液,比重在1.018以上,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腹水涂片可找到结核菌或培养或动物接种证实有结核菌。
  2. 腹腔镜检查,可见腹膜充血、水肿和粟粒型结核结节等急性病变,或如腹膜增厚、腹膜粘连等慢性病变。观察不满意时可取小块腹膜送病理活检。
  3. 血沉增快。
OT或PPD 试验强阳性。反应过强者可有局部坏死,如高度怀疑结核性腹膜炎,可将小OT或PPD再稀释一倍成为0.005mg做皮内注射。

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发现钙化的淋巴结,钡餐或钡剂灌肠多数病例可见腹膜增厚粘连,以及肠结核、肠梗阻、肠瘘等, 有助于诊断

bubble_chart 治疗措施

﹝治疗﹞

( 一)一般治疗 发热期间要卧床休息, 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补充维生素A、B、C、D。( 二)抗结核治疗 INH口服1.5年,加SM肌注2~3个月。后停SM加EMB或PAS治疗1年。用法及剂量同原发型肺结核。( 三)激素的应用腹水型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lmg/( kg ? d)(< kg/d),分2~3次口服,用藥2~4周,能加速腹水吸收,減少粘連。然後遞減停藥。( 四)腹腔穿刺排液腹水過多影響呼吸者穿刺排液,可減輕患兒痛苦。

bubble_chart 鑑别

( 一)腹腔恶性肿瘤肿瘤多呈进行性、迅速增大,腹水多为血性,可找到瘤细胞。( 二)腹腔巨大囊性肿瘤如肠系膜囊肿、卵巢囊肿等,腹部呈圆形隆起,叩诊中央浊音,双侧腹部为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触诊可触及肿物轮廓,X线腹部平片或钡灌肠可见肠管被压挤移位。( 三)化脓性腹膜炎起病急,发热及腹痛明显,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腹水为化脓性,涂片及培养可找到化脓菌。( 四)其他门脉性肝硬变、心肾疾病及营养不良水肿等疾病,腹水为漏出液。原发病症状明显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