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search
病名脑包虫病
bubble_chart 概述

脑包虫病又称脑棘球蚴病,是狗绦虫的蚴虫侵入颅内,形成包虫囊肿所致。

bubble_chart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单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癫痫亦常为部分性发作。幼儿额顶区包虫病尚可出现对侧偏侧发育障碍。患侧颅骨隆凸或局部颅骨变薄变软。

bubble_chart 诊断

1.常表现有相应的局灶性脑损害体征、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2.包虫皮内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血和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头颅CT扫瞄和磁共振检查可显示囊肿部位和大小。脑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区无血管,包虫囊肿周围的血管呈环抱状等特征。

4.与牧区羊犬接触史。

bubble_chart 治疗措施

对包虫巨大囊肿,手术为根治的唯一方法。

尚有建议可用以下药物:硫苯咪唑每次750mg,每日2次,连用42日。甲苯咪唑每次400-600mg,每日3次,连用21-30日。阿苯哒唑每次400mg,每日2次,连用30日。吡喹酮亦可用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者。

对症治疗:对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者亦应分别给予抗癫痫药物及脱水剂。

bubble_chart 鑑别

与其它颅内占位病变、颅内压增高和癫痫等鉴别。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