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search
病名腦包蟲病
bubble_chart 概述

腦包蟲病又稱腦棘球蚴病,是狗絛蟲的蚴蟲侵入顱內,形成包蟲囊腫所致。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單癱、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等,癲癇亦常為部分性發作。幼兒額頂區包蟲病尚可出現對側偏側發育障礙。患側顱骨隆凸或局部顱骨變薄變軟。

bubble_chart 診斷

1.常表現有相應的局灶性腦損害體徵、癲癇發作和顱內壓增高等症狀。

2.包蟲皮內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陽性。血和腦脊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3.頭顱CT掃瞄和磁共振檢查可顯示囊腫部位和大小。腦血管造影顯示病變區無血管,包蟲囊腫周圍的血管呈環抱狀等特徵。

4.與牧區羊犬接觸史。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對包蟲巨大囊腫,手術為根治的唯一方法。

尚有建議可用以下藥物:硫苯咪唑每次750mg,每日2次,連用42日。甲苯咪唑每次400-600mg,每日3次,連用21-30日。阿苯噠唑每次400mg,每日2次,連用30日。吡喹酮亦可用於不能手術或術後復發者。

對症治療:對癲癇發作及顱內壓增高者亦應分別給予抗癲癇藥物及脫水劑。

bubble_chart 鑑別

與其它顱內佔位病變、顱內壓增高和癲癇等鑒別。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