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概述 指腦動脈硬化後,因腦部多發性梗塞、軟化、壞死和萎縮引起神經精神障礙。
bubble_chart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起病緩慢,可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病史,症狀為:
1.頭痛、頭昏、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記憶力明顯減退,常有眩暈發作。早期主要為近事遺忘和思維遲緩,晚期則記憶衰退、思考困難、言語遲鈍、情感呆滯,並有強哭強笑,最後陷入痴呆。
2.性格改變:可有多疑、敏感或疑病等各種妄想。晚期行動幼稚或有各種反社會道德行為。
二、體檢發現:
有多種不同程度的神經體徵,如偏癱、病理反射、掌頜反射、偏身感覺減退、腱反射不對稱、頭手震顫等。有時呈現假性球麻痺或帕金森綜合徵。眼底檢查可見眼底動脈變細、反光增強及交叉壓跡等。
三、輔助檢查:
腦血流圖有上升時間延長,重搏波減弱或消失,主峰夾角變鈍,波幅下降表現;顱腦CT常有程度不等的腦萎縮和大小、數量不等的梗塞灶。
四、鑒別:
需與各種痴呆及精神病鑒別。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一、環扁桃酯(400mg 3次/d)、都可喜(40mg 1~2次/d)、腦益嗪(25mg 3次/d)、罌粟鹼(60mg 2次/d)等改善腦部血循環,還可用活血化瘀中藥及706代血漿500ml靜滴,1次/d。
二、γ-氨酪酸、ATP、輔酶Q10、腦通、胞二磷膽鹼等改善腦代謝。
三、用脂必妥、非諾貝特、舒降之等降血脂藥物。
四、有焦慮者可使用安定、氯硝安定等;興奮、妄想、幻覺者可用奮乃靜或氟哌啶醇;抑鬱者用黛安神、百憂解、賽樂特、丙咪嗪等抗抑鬱劑(心功能不佳者慎用);帕金森綜合徵可用左旋多巴等。